实用查询 » 康熙字典 » “糜”的康熙字典解释

"糜(méi,mí)"的意思,读音-在线新华字典

拼 音:méi
部 首:米
笔画数:17
结 构:半包围
五笔86:YSSO
五 行:水
糜 【未集上】【米字部】

【廣韻】靡爲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忙皮切,𠀤音靡。【說文】黃帝初敎作糜。【釋名】糜,煑米使糜爛也。【博雅】糜,糏也,饘也。【禮·月令】行糜粥飲食。【史記·封禪書】施糜之屬。【註】施糜粥之神。【風土記】俗尙以赤豆爲糜,所以象色也。 又爛也。【孟子】糜爛其民。【前漢·賈山傳】無不糜滅。 又與靡通。【禮·少儀】國家靡敝。【疏】靡爲糜,謂財物糜散凋敝。古字通用。 又與眉同。【前漢·王莽傳】赤糜聞之,不敢入界。【註】糜,眉也。古字通用。 【集韻】或作𩞁、𩞇。
考證:〔【禮·月令】行糜粥飯食。〕 謹照原文飯食改飲食。
糜-字组词
更多 >
糜乱
糜子
糜弊
糜捐
糜损
糜散
糜没
糜沸
糜-的成语
更多
炊沙作糜
粉骨糜躯
粉骨糜身
灰躯糜骨
积谗糜骨
谜底为-糜-谜语
更多>
广植林木,率先美化(字谜)
梅花点点迎春到(字谜)
庭前树头影,枝上双燕栖(字)
网友正在查
 
“糜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“鵛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“瑖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“敇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“眅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“媒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
收藏本站

在手机看

问题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