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用查询 » 康熙字典 » “莢”的康熙字典解释

"莢(jiá)"的意思,读音-在线新华字典

拼 音:jiá
部 首:艹
笔画数:10
结 构:上下
五笔86:ADWW
五 行:木
莢 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
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古協切【韻會】吉協切,𠀤音夾。【說文】草實。【博雅】豆角謂之莢。【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】其植物宜莢物。【註】莢物,薺莢、王棘之屬。【疏】卽今人謂之皁莢是也。 又蓂莢,堯時瑞草。 又莢蒾。【本草】葉似木槿及楡、柞小樹。 又錢名。【前漢·食貨志】漢興,以爲秦錢重難用,更令民鑄莢錢。【註】如楡莢也。 又陵名。【水經注】李夫人塚,塚形三成,世謂之莢陵。 又姓。【通志·氏族略】莢氏。【風俗通】莢成僖子,晉大夫。【王僧孺·百家志】荀永之娶平陽莢氏。
考證:〔【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】其植物宜莢。〕 謹照原文莢字下增物字。
网友正在查
 
“莢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“㫐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“𥀠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“𩙽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“絯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“𩫺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
收藏本站

在手机看

问题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