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用查询 » 康熙字典 » “韎”的康熙字典解释

"韎(mèi)"的意思,读音-在线新华字典

拼 音:mèi
部 首:韋
笔画数:14
结 构:
五笔86:NHKS
五 行:
韎 【戌集中】【韋字部】

〔古文〕𣝖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莫佩切,音妹。【說文】茅蒐染草也。从韋末聲。【詩·小雅】韎韐有奭。【傳】韎韐者,茅蒐染草也。一曰韎韐所以代韠也。【禮·玉藻·韞韍註】縕,赤黃之閒色,所謂韎也。【左傳·成十六年】有韎韋之跗注,君子也。【註】韎,赤色。跗注,戎服。【疏】賈逵云:一染曰韎。【儀禮·士冠禮】緇帶𩎟韐。 又【玉篇】東夷樂名。【周禮·春官·宗伯】韎師掌敎韎樂。【禮·明堂位】作眛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莫拜切,音䀛。【玉篇】茅蒐染草也。 又【集韻】居氣切,音旣。又莫貝切,音眜。又莫轄切,音帓。又【五音集韻】莫撥切,音末。義𠀤同。 又【集韻】勿發切,音㒝。與韤同。詳後韤字註。 【字彙】韎與𠇱同,宜从末,中畫短。莫佩切者,宜从未,中畫長。○按說文从末無从未,字彙强分爲二,非也。《正字通》駁字彙之誤,而以諸書爲皆从未,尤非。𩎟。
考證:〔【儀禮·士冠禮】緇帶韎韔。〕 謹照原文𩎟韔改𩎟韐。
网友正在查
 
“韎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“焯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“糨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“𣝸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“鯠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“烾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
收藏本站

在手机看

问题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