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用查询 » 康熙字典 » “午”的康熙字典解释

"午(wǔ)"的意思,读音-在线新华字典

拼 音:wǔ
部 首:十
笔画数:4
结 构:单一
五笔86:TFJ
五 行:火
午 【子集下】【十字部】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疑古切,音五。【說文】牾也。五月隂氣午逆,陽冒地而出也。【徐曰】五月陽極隂生。仵者,正衝之也。又辰名。【爾雅·釋天】太歲在午曰敦牂。【淮南子·時則訓】斗五月指午。又【廣韻】交也。【韻會】一縱一橫曰旁午,猶言交橫也。【儀禮·特牲饋食】心舌皆去,本末午割之。【註】縱橫割也。【禮·內則】男角女羈。【註】午達曰羈。【疏】度尺而午,令女剪髮,留其頂上,縱橫各一,相通達也。【前漢·霍光傳】使者旁午。【註】旁午,分布也。又舛午,違背也。見【前漢·劉向傳】。又【前漢·劉向傳】水旱飢蝝,蠭午𠀤起。【註】猶雜沓也。又【段成式詩】良人爲漬木瓜水,遮却紅腮交午痕。又【韻會】馬屬午。晉姓司馬,因攺司馬官爲典午。
午-字组词
更多 >
午上
午休
午供
午初
午刻
午前
午割
午午
午-的成语
更多
祁奚举午
谜底为-午-谜语
更多>
正在气头上(字谜)
竹西后社(字谜)
便认得琴心先许(少笔字)
貌似牛,实是马(字一)
网友正在查
 
“午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“歬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“稼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“錾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“梘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“槻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
收藏本站

在手机看

问题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