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用查询 » 康熙字典 » “痈(癰)”的康熙字典解释

"痈(yōng)"的意思,读音-在线新华字典

拼 音:yōng
部 首:疒
笔画数:10
结 构:半包围
五笔86:UEK
五 行:木
痈(癰) 【午集中】【疒字部】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於容切,音邕。【說文】腫也。【廣韻】癰癤。【釋名】癰,壅也。氣壅否結,裹而潰也。【正字通】惡瘡也。有疵癰,赤施,兔齧,走緩四淫。厲癰,脫癰諸名。皆氣血稽留,榮衞不通之所致也。【後漢·律曆志】驚蟄晷長八尺二寸,未當至而至,多病癰疽脛腫。 又地名。與雍州之雍通。【後漢·獻帝紀】分涼州河西四郡爲癰州。【註】謂金城,酒泉,墩煌,張掖。 又邕上聲。【戰國策】夫癘雖癰腫胞疾。【釋文】癰,委勇反。 【集韻】亦作臃。又書作𦡈。【韻會】或作𤻕。
痈-字组词
更多 >
痈囊
痈疮
痈疽
痈病
痈肿
痈-的成语
更多
决痈溃疽
决疣溃痈
舐痈吮痔
吮痈舐痔
吮痈噬痔
谜底为-痈-谜语
更多>
对月相思病初起(字谜)
网友正在查
 
“痈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“䔐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“𨎮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“𣆕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“及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“涣”的康熙字典的解释

收藏本站

在手机看

问题反馈